動脈栓塞的非手術治療
時間:2015-02-11來源:求醫網
對動脈栓塞的易患因素加以控制和處理,具有積極的預防作用。癥狀明顯影響生活和工作者可考慮手術治療。主要目的為降低血脂和血壓,解除血液高凝狀態,促使側支循環形成。處理方法有:肥胖者減輕體重,嚴格禁煙和適當活動,具體治療如下。
(1)一般治療:患者一定臥床,取頭高腳低位,使下肢低于心臟平面同時密切觀察患側肢體皮膚顏色、皮膚溫度、脈搏波動的變化情況以及生命體征。
(2)溶栓治療:當較小血管栓塞,或栓塞部位位于不容易接近的地方或患者的全身狀態不允許手術并且無溶栓禁忌證者,應盡快采用溶栓治療。溶栓治療一般對發生于3天以內的新鮮血栓效果好,而超過7天者效果差;采用區域性動脈導管滴注比全身用藥效果好。關于溶栓藥物的使用,各家采取的劑量方法有所差異。
(3)抗凝治療:急性動脈栓塞抗凝治療的目的是防止血栓延伸和繼發性血栓形成(包括繼發性深靜脈血栓形成)。住院患者應該立即使用抗凝劑-肝素,使用方法各家不一。
(4)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TA):單個或多處短段狹窄者,可經皮穿刺插入帶球囊導管至動脈狹窄段,然后用適當壓力使球囊膨脹,擴大病變管腔,恢復血流。如能結合血管內支架的應用,可以提高遠期通暢率。PTA治療對于動脈局部病變引起的急性動脈閉塞效果良好。單純PTA的缺點是復發率高,隨著血管支架的使用復發率明顯減少,對大血管的治療效果比小血管好。PTA治療后要繼續抗凝治療。
查看更多關于動脈栓塞的非手術治療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