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動脈栓塞的治療方法
時間:2015-02-11來源:求醫網
急性動脈栓塞是指來自于心臟、近端動脈壁,或者其他來源的栓子隨動脈血流沖入并栓塞遠端直徑較小的分支動脈,繼而引起此動脈供血臟器或肢體的缺血壞死,多見于下肢,嚴重者將最終導致截肢。早期積極治療很重要,下面專家介紹急性動脈栓塞的治療方法。
1、非手術治療
主要適用于早期,肢體功能障礙較輕,栓塞不完全的患者,或者作為手術的輔助治療。由于急性動脈栓塞基礎上可繼發血栓形成,因此可以使用肝素、華法林等藥物抗凝治療,防止血栓形成加重病情??寡“逯委煻糁蒲“逭掣健⒕奂歪尫欧磻?。解除血管痙攣治療,積極處理原發病如房顫、心梗等。肌腎代謝綜合征治療,高血鉀、酸中毒、肌紅蛋白尿以及少尿、無尿,必須及時處理,否則會出現不可逆腎功能損壞。
2、手術治療
是治療急性動脈栓塞的主要手段。肢體缺血壞死的時間一般在4~8小時,因而手術時間越早越好。否則截肢率隨著動脈栓塞時間的延長而上升。
(1)手術取栓是治療下肢動脈栓塞的重要方法,取栓時應爭取在6小時內進行,一般不超過12小時。應為優選。
(2)溶栓治療目前,介入下動脈導管溶栓是溶栓治療的主要手段,栓塞發生14d內,行導管溶栓是很有效的。相對于手術治療好處在于可以溶解細小動脈內血栓、逐漸開放側支減少缺血再灌注損傷、創傷小。
查看更多關于急性動脈栓塞的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