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動脈栓塞的治療方法
時間:2015-02-11來源:求醫網
急性肺動脈栓塞治療目的為幫助患者度過危急期,緩解栓塞所致的心肺功能紊亂,盡可能多的恢復和維持循環血量及組織供氧,并防止復發,肺動脈栓塞的治療如下。
1、一般治療:病后二天最危險,應嚴密監護,監測呼吸、心率、血壓、靜脈壓、心電圖、血氣變化,大面積PTE可收入監護病房。
(1)一定臥床,保持大便通常,避免用力;
(2)煩躁、驚恐者可予鎮靜劑,疼痛者給止痛劑;
(3)發熱、咳嗽可予相應的對癥處理。
(4)低氧血癥者:鼻導管或面罩吸氧,必要時BiPAP\\\\\\\\經氣管插管行機械通氣。盡量避免氣管切開。
(5)右心功能不全:使用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維持收縮壓在90~100mmHg,盡可能不用或少用洋地黃類藥物。
(6)抗休克:休克者可補充液體(避免肺水腫),如仍無效可給多巴胺或阿拉明,如仍然無效者可加用糖皮質激素。
2、溶栓治療:
常用藥物為尿激酶、鏈激酶及組織型纖維蛋白溶酶原激酶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其作用均是激活體內纖維蛋白溶酶原,加速纖維蛋白溶解。rtPA優點在于其選擇性作用于已形成血栓內的纖維蛋白溶酶原,因而可減少出血幾率。
3、抗凝治療:
1)普通肝素: 80IU/kg靜脈注射,隨后18IU/kg.h微量泵入(NS 49.2 ml+肝素0.8 ml=肝素100IU/ml=NS 250ml+肝素2ml)
2)低分子肝素抗凝:速碧林(nadroparin 鈉)0.01ml/kg(86 anti-XaIU/kg)iH Q12h。無須監測APTT,監測指標為抗Xa因子活性。對于腎功能不全,特別是肌酐清除率低于30ml/min的病例須慎用。療程>7d者每隔2-3天查PLT。
4、下腔靜脈靜脈濾器植入術:適應證是下肢近端靜脈血栓,而抗凝治療禁忌或有出血并發癥;經充分抗凝而仍反復發生PTE;伴血流動力學變化的大面積PTE;近端大塊血栓溶栓前;伴有肺動脈高壓的慢性反復性PTE;行肺動脈血栓切除術或肺動脈血栓內膜剝脫術。
置入后,如無禁忌證,宜長期口服華法令,定期復查濾器上有無血栓。
5、肺動脈血栓摘除術:適用于經積極的保守治療無效的緊急情況。
適應證:大面積PTE:肺動脈主干或主要分支次全堵塞,不合并固定性肺動脈高壓者;有溶栓禁忌證;經溶栓或其它積極的內科治療無效。
查看更多關于肺動脈栓塞的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