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人民醫院創建于1989年,由開發區衛生局主管,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開辦資金為3604萬元,位于黃浦江路7-9號...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青島開發區第一人民醫院 > 醫院資訊 > 認識帶狀皰疹后神經痛
認識帶狀皰疹后神經痛
時間:2012-11-04 12:43來源:求醫網
帶狀皰疹是較為流行的一種病毒感染性皮膚病,由水痘-皰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感染,通常病毒首先通過呼吸道粘膜(主要是鼻粘膜)侵入人體,經過繁殖并侵入血液后,引發水痘(多見于兒童)或呈隱性感染;爾后病毒侵入感覺神經末梢,再向中心蔓延并持久性地潛伏于感覺神經節內。當人體免疫功能低下時,病毒便乘機再活動,在神經節內繁殖,引起神經節炎癥反應,沿該神經節的感覺神經分布區產生疼痛。然后,病毒再沿神經下行至皮膚并在此繁殖,引起典型的皰疹群。
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帶狀皰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較為嚴重。侵犯胸腰部位的帶狀皰疹占本病發病率的60%以上,民間稱作“串腰龍”,還可能侵犯頭面部、眼、耳、上下肢、內臟及會陰部等部位。由于這種病毒有親神經的特點,故發病總是沿神經走向,呈條帶狀,故稱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如不能及時控制早期疼痛,將轉為慢性疼痛。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發生帶狀皰疹后遺留的嚴重并發癥,定義為帶狀皰疹消失后在原發皰疹的部位出現超過1個月的持續自發痛、輕觸痛(痛覺過敏)和感覺異常(脫衣服摩擦也可觸發劇烈疼痛)。疼痛的性質以自發性刀割樣或閃電樣發作痛或持續性燒灼痛為主。神經系統受到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廣泛而嚴重的損害,不僅有后根神經節的脫水、Wallerian退變、明顯的囊性變和神經節細胞數量顯著降低和外周神經,尤其是有髓鞘的粗神經纖維軸突減少及膠原化,后根神經節內也可以發現慢性炎性細胞浸潤現象。此外,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疼痛還涉及中樞性機制。近幾年,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患者逐年增加,劇烈的疼痛能導致病人戶外活動減少、睡眠障礙、回避社交和抑郁表現,甚至對生活失去信心和有自殺傾向,疼痛狀態若長期存在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持續時間短則1~2年,長則超過10年,如無有效的疼痛治療方法,一般病史均長達3~5年。發病后正確診斷、及時合理地治療是盡快痊愈、減少后遺癥狀的關鍵?,F在由于對病因認識的進展及神經阻滯較好的治療效果,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已成為疼痛科較好的適應證。
對于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治療一般采用藥物治療和神經阻滯治療,通過使用抗病毒藥、神經保護和修復藥及維生素類藥物,結合痛點阻滯、椎旁阻滯及骶管阻滯等神經阻滯治療。早期神經阻滯是可以減輕受累神經節及外周神經的炎癥和損傷,阻斷傳入神經傳導,降低中樞神經的高度興奮,直接阻斷外周的疼痛向中樞傳導,降低腎上腺素能受體的興奮性。如果在帶狀皰疹早期應用神經阻滯則可以縮短帶狀皰疹急性期的劇烈疼痛,縮短疼痛周期,預防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發生。一般病程在一個月至三個月的患者使用上述方法基本可以痊愈,對于藥物和神經阻滯治療療效不佳或者病程超過五個月的患者,疼痛科采用神經介入微創方法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通過背根神經節穿刺選擇性神經毀損或通過蛛網膜下腔神經毀損來解除疼痛,療效甚佳。對于神經毀損也無效的或者可以安裝嗎啡泵鞘內給藥來緩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