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男科 | 婦科 | 腫瘤 | 神經 | 肛腸 | 皮膚病 | 肝病 | 骨科 | 心血管 | 耳鼻喉 | 整形 | 腎病 | 眼科 | 性病 | 風濕科

登錄|注冊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山西省燒傷救治中心 > 醫院資訊 > 馬曉偉副部長: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滿足群眾康復醫療服務需求(衛生政務通報2012年第9期)

山西省燒傷救治中心

  山西省燒傷救治中心(太鋼總醫院燒傷整形中心),是山西省衛生廳指定的單獨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燒傷搶救基地和太原市重點學科,在“京晉醫療技術援助... [ 詳細 ]

  • 【類型】三級 / 綜合醫院
  • 【電話】0351-3015338
  • 【網址】www.sxws.cn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北大街213號(勝利橋東100米處)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馬曉偉副部長: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滿足群眾康復醫療服務需求(衛生政務通報2012年第9期)

時間:2012-11-10 12:35來源:求醫網

  今天我們召開國內康復醫療管理工作會議。這是多年來衛生部首次召開的專門研究、部署康復醫療管理與發展的工作會議。最近,衛生部剛剛印發了《“十二五”時期康復醫療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十二五”期間康復醫療工作發展的總體方向和工作思路。這次會議任務就是總結我國康復醫療工作取得的成績,認清形勢,明確任務,抓住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有利時機,全面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的工作內容和要求,完善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質量,使康復醫療工作在“十二五”期間實現跨越式發展。

  下面,我講三方面內容,供大家參考。

  一、充分肯定30年來我國康復醫療工作取得的成績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康復醫療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機構建設和人才隊伍發展迅速,服務網絡初具規模。自1982年衛生部提出“選擇若干醫療機構試辦康復中心”以來,我國康復醫療機構建設從點到面,逐步發展壯大。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衛生部啟動醫院評審工作以來,要求三甲醫院應當建立康復醫學科,更是有力地推動了各級醫院康復醫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9年底,我國有3288家綜合醫院設置康復醫學科,占國內綜合醫院的24.6%,有康復醫院338所,康復編制床位52047張,每年提供的康復診療門診量2000多萬人次。這些醫療機構與基層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一起,構成了康復醫療服務的基本網絡。有康復醫學專業人員近4萬人,結構和素質不斷優化,整體水平穩步提升。

  第二,服務內涵不斷拓展,學科特色日趨明顯。隨著現代康復醫學的迅速發展和專業人員整體素質的提升,康復醫療的服務手段和內容不斷豐富,從傳統的針灸、理療、按摩等中醫康復手段逐步過渡到體現現代康復技術的早期介入治療和傳統康復相結合。許多醫療機構在開展專科康復的同時,與其他臨床學科交叉滲透,密切協作,開展早期康復介入治療,對預防殘疾發生、減輕傷殘程度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政策體系逐步建立,發展思路日益清晰。近期,衛生部印發了《“十二五”時期康復醫療工作指導意見》,明確了“十二五”時期康復醫療工作發展的總體方向和工作思路,是“十二五”時期我國康復醫學工作科學、全面、快速發展的重要文件。此外,近年來衛生部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服務指導性文件,康復專業人員的系統培訓工作也已經納入衛生部工作計劃。去年8月又啟動了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逐步探索分層級醫療、分階段康復的有效模式。可以說,康復醫療機構、人員隊伍建設和康復醫療服務行為規范的政策管理架構基本建立,康復醫療的發展思路日益清晰。

  第四,康復醫療重要性日益凸顯,促進發展的政策環境顯著改善。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樹地震期間,廣大康復醫療工作者開展早期康復治療,有效地減少了殘疾發生和殘疾程度,促使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更加重視、關心和支持康復醫療工作。2010年,衛生部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內殘聯等有關部門共同努力,將偏癱治療等9項康復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這是實現康復醫療有保障、可持續的重大政策突破,對于廣大患者更加充分地利用康復醫療服務,以及進一步爭取有利于發展康復醫療服務的其他政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這里,我向多年來為發展我國康復醫學事業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新、老康復醫學工作者,向關心、支持康復醫療工作的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表示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黨和政府對醫療衛生工作、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人民群眾對改善健康,提高生活質量賦予新的期盼。與這些要求和期盼相比,康復醫療服務還存在一些不符合、不適應的地方。一是康復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優質資源主要集中在華東、華中、華南區域,西北、西南地區明顯不足。二是服務能力需要提高。目前擁有早期康復介入能力的康復科主要集中在部分大醫院。20%的省級綜合醫院、30%的市級綜合醫院和56%的市以下醫院不具備早期康復能力,以提供傳統康復服務為主。三是專業人員缺乏。四是服務體系不健全、不完善。不同層級的康復醫療機構在自身提供服務有限的情況下,層級之間缺乏患者流動、轉診的機制與渠道。

  二、深刻理解康復醫療工作面臨的有利條件

  當前康復醫學發展面臨三個有利條件。

  第一,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日益重視康復醫療服務。增進人民群眾的健康已經成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正式提出“注重預防、治療、康復三者的結合”的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也提出“加快推行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制度,形成各類城市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分工協作格局”,這些既為發展康復醫療服務指明了方向,也是我們必須要完成好的工作任務。

  第二,經濟社會發展催生康復服務需求,康復產業前景可觀。康復醫學發展始終同社會經濟進步緊密聯系。當前,我國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社會正在由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人民群眾消費需求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對健康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與此同時,我國老齡化進程日益加速,60歲以上老年人已占到人口總數的10%,另有8300萬殘疾人和2.7億慢性病患者。這些數字的背后伴隨著巨大的康復需求,這些需求既有康復的醫療需求,也有康復、養老的社會需求,為我們發展康復醫療,擴大、延伸康復服務帶來難得機遇,也對轉變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群眾對康復醫療服務的需求擴大,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也為康復醫療服務提供經濟支撐,因此康復服務要順應時代要求,面向社會,服務市場,體現個性化、社會化、多元化,形成專業、事業、產業的發展鏈條,吸收更多人就業,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患者受益、社會認可、康復工作者的勞動價值得到體現的多贏局面。

  第三,公立醫院改革為加強康復醫療工作提供重要支撐。康復醫療是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醫療服務體系建立和完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公立醫院改革作為醫改的重點和難點工作,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明確不同級別、類別醫療機構的職責和功能,提高醫療資源整體配置和使用效率,逐步形成分級醫療、急慢分治、雙向轉診的診療模式,發揮醫療服務體系的整體效益。因此,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本身就包含著加強和發展康復醫療服務的重要內容。衛生部正在研究控制大型公立醫院單體規模、降低不合理的醫療費用和縮短平均住院日的有效措施,這就要求大型公立醫院必須轉變發展思路和發展模式,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服務效率,將穩定期、恢復期患者及時下沉,為康復醫療機構、長期照護機構以及民營醫療機構的發展讓出空間。各級各類康復醫療機構是綜合性醫院患者渡過急性期后的重要“出口”,沒有康復醫療體系的建立完善,沒有康復醫療機構發揮接續作用,難以保證各類醫療機構按功能發揮作用,從而建立不同機構之間的分工協作關系。

  從改革實踐看,很多地區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已經同步開始了康復醫療機構的建設和體系完善工作。促進包括康復醫療機構在內的延續性醫療機構的建設,以及促進分級醫療,落實急慢病分治的政策措施正在形成,為我們推動康復醫療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胸有全局者方能謀一隅”。加強康復醫療管理,發展康復醫學事業都要自覺融入醫改,抓住發展的機遇,承擔發展的責任。

  三、抓住機遇,明確“十二五”時期康復醫療工作的方向和主要任務

  “十二五”時期是發展康復醫療的戰略機遇期,我們要緊緊抓住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有利時機,圍繞康復醫療的主要問題和發展的主要方向,集中精力,凝聚智慧,加快發展,使這塊“短板”加長,為宏觀醫療服務體系的建設和醫療資源的調整奠定堅實基礎。“十二五”時期康復醫療工作的主要任務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2011年,衛生部啟動了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在北京、黑龍江、上海等14個試點省(區、市)共計46個城市(區)進行試點,其中,公立醫院改革國家重點聯系城市有10個。目前試點工作正在有力推進。這項工作,十分必要,也非常及時。康復醫療服務體系既有與其他體系的分工協作,也有自身不同層級的功能定位,即橫向和縱向的聯系。我們的工作思路是依托現有存量進行調整,適度增加增量。首先明確不同層級康復機構的功能定位和主要任務。大型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立足于疾病急性期的早期康復介入,與其他臨床科室充分融合,提供及時、有效、高水平的專科治療,預防和減少殘疾發生,同時承擔康復醫學專業人才的培養任務。康復醫院以疾病穩定期患者為主,提供專科化、專業化的康復治療,并應當具備其他疾病的一般診療、處置能力和急診急救能力,保證醫療安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以疾病恢復期患者為主,主要提供康復專業指導。在此基礎上建立分層級、分階段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疏通不同層級醫療機構間的“入口”和“出口”,實現患者在體系內的轉診流動。

  體系建設的重點是康復醫院。目前的康復醫院數量不足,能力有待提高。我們鼓勵有條件的二級綜合醫院(特別是企、事業辦醫院)整體轉型為康復醫院或以康復為主的綜合醫院。也鼓勵社會資本作為增量進入康復醫療服務領域。

  體系建設的難點在于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落實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才能將目前各自為戰的康復醫療機構和綜合醫院聯系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形成醫療服務鏈條,引導疾病穩定期、恢復期的患者從大醫院及時轉出,下沉到基層,提高大型綜合醫院工作效率。如果在醫療服務上急慢不分,將來也無法在醫療定價、醫保支付上加以區分。

  在推進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的過程中,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根據康復醫療服務特點制定工作方案,明確有關的工作原則、規范、標準和流程。同時,鼓勵試點地區在綜合醫院、康復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建立制度性的分工協作關系。通過簽訂協議、托管、組建縱向醫療集團等方式,在不同層級的醫療機構之間建立互利共贏、具有內在利益紐帶的分工協作機制,增強轉診的內在動力。要切實發揮大型綜合醫院的**作用,加強綜合醫院對下級醫院的支持指導,將大型綜合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康復醫院建立分工協作情況和取得的成效,作為醫院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

  在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科學的區域衛生規劃、不同層級醫院明確的功能定位、合理的分工協作機制、多元發展的辦醫格局、分級定價、分級支付的經濟政策,這些都是發展康復醫學的重要條件,需要多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關于分級醫療、分工協作、雙向轉診等問題,衛生部正在和發改委等有關部門深入研究,很多關鍵問題正在逐步達成共識。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也要充分利用公立醫院改革的大背景、大環境,主動聯系財政、發改、人保等部門,爭取政策支持,對不同層級的醫療機構和不同康復階段的患者實行不同的醫療保障政策,適當拉開醫保支付起付線和報銷比例,逐步實行分類保障,用經濟手段調整康復醫療服務的供給和利用。

  第二,規范機構建設和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能力。衛生部已陸續出臺了包括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和康復醫院在內的機構建設標準、指南,還將印發技術操作規范、質量控制標準等文件。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康復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文件的要求加強機構建設,提高準入門檻,做好準入和監管工作,確保服務的基礎質量。康復醫療服務具有注重患者功能恢復的專業特征,對藥品、大型儀器設備和高值耗材依賴性差(幾乎不需要大型儀器設備和高值耗材),2009年的康復醫療資源調查顯示,康復醫療收入中的藥占比不足30%,是能夠充分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服務項目。因此,既要鼓勵綜合醫院和康復醫院大力增加服務提供總量,彌補服務不足的問題,也要提高服務水平和技術含量。體現了康復醫療服務的不可替代,也就體現了康復醫學的學科價值。要制定診療標準、規范、常規,細化專業分工,提升學科水平,提高服務質量,規范服務行為。同時,盡快開展康復醫療服務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縮小與其他臨床學科的差距。

  在規范現有康復醫療機構建設管理的同時,也要進一步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的康復醫療服務格局。康復醫療資源目前整體處于總量不足、亟待發展壯大的階段。因此,要積極鼓勵、支持并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康復醫療服務領域。衛生行政部門在制定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中,要給社會資本舉辦康復醫療機構留出足夠空間。在準入、監管等方面為民營康復醫療機構創造公平的環境,引導社會資本舉辦康復醫療機構依法經營、加強管理、健康發展,促進不同所有制康復醫療機構的相互合作和有序競爭,滿足群眾不同層次的醫療服務需求。

  第三,加快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著眼學科長遠發展。據專家估計,我國現階段需要康復治療師11.47萬,缺口達10萬人。如果參照國際平均水準,結合我國家庭和社區康復的巨大需求,康復治療師的需求至少為30萬人,缺口更大。因此必須加快人才培養,增加數量,提高質量。良好的教育是事業發展的基礎。治本之策是增加院校培養的數量,提高學歷層次,平衡教育與人才使用的供求關系。救急之策是對已經在崗的康復專業人員進行畢業后教育和崗位培訓,提高能力和水平。這種培訓應當是系統的,能夠覆蓋國內,并且逐步形成制度。在衛生部、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的《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標準》中已經納入了康復醫學的培養內容。“十二五”期間,衛生部也將逐步建立康復專業人員培訓制度,開展康復治療師培訓工作。各省也要根據本地區實際,制定康復治療師培訓計劃,依托省內康復醫療機構逐級開展培訓,爭取到2015年底完成國內所有在崗康復治療師的培訓。

  未來幾年是發展、壯大康復醫療服務的關鍵時期。我們要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契機,將康復醫療服務自覺融入醫改,努力提高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循序漸進,科學發展,既不超越現實,也不落后于需求,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為人民群眾的健康做出新的貢獻!

如果您有關于“馬曉偉副部長: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滿足群”的問題,點擊這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bobo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v| 麻豆一区二区99久久久久| 天堂а√在线最新版在线| 久久久久久曰本av免费免费| 欧美伦理三级在线播放影院| 免费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h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波多野结衣电影区一区二区三区| 哦太大了太涨了慢一点轻一点| 4hu四虎最新免费地址|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成人性生活免费看|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 天天爱添天天爱添天天爱添| 中国精品白嫩bbwbbw| 无遮挡一级毛片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2020免费m3u8| 日韩美女片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欧美香蕉爽爽人人爽|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特级片在线观看| 伊人影院中文字幕| 男女做污污无遮挡激烈免费| 免费网站无遮挡|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日产卡一卡乱码| 午夜无码国产理论在线|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