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具有暴力傾向患者該如何護理
時間:2016-10-24來源:求醫網
強迫癥是一種十分讓患者痛苦的疾病,患者長期地、反復地、沒有必要地做著回憶、檢查等動作,雖然明知這樣完全沒有必要,但還是不能控制地重復著。有的強迫癥患者長期得不到治療可能會產生自殺的念頭,因此對這些患者護理時應格外精心。
由于癥狀的反復發作,使病人不能像常人一樣生活。這種無用感會使病人產生悲觀厭世的情緒,嚴重者可出現自殺觀念和行為。有時病人的言語中流露出來,有時出現一些跡象:如藏藥、藏危險物品反常的行為。另外,若工作人員對病人使用粗暴的言語和行為去干擾,制止病人強迫行為,有時會嚴重地傷害病人的自尊心,打破病人的“平衡”。而更加重自卑和無用感,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和過激行為。這是護理技巧的不良使用給病人造成的負性心理反應。
護理措施:
(1)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以支持心理治療為主要內容,堅定病人的治療信心。在病人的病情有所改善時,及時予以肯定,鼓勵病人,讓病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對病的康復抱樂觀的態度而不是絕望。
(2)與病人建立有效的溝通,了解病人的內心體驗、感受,了解病人的情緒反應類型,有助于及時、準確地掌握病人的情緒變化,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預防問題的發生。
(3)注意溝通技巧,講究語言的使用。避免使用中傷性的語言和使用粗暴的行為去制止病人的強迫動作和行為。如強迫將病人保護起來而不做任何的解釋,或斥責病人:“煩死了”、“假干凈”等。要防止傷害病人的自尊心,考慮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4)對有強烈自殺企圖和行為的病人進行保護性約束時,要向病人講清保護的目的。否則,病人會誤解為保護是對他的懲罰而加重與醫護的對立情緒而出現極端的行為反應。
(5)按“防自殺護理常規”護理。
以上介紹了可能有危險行為的強迫癥患者的護理措施,希望這些對強迫癥身邊的人有幫助。強迫癥患者本身已經十分痛苦,因此與他們相處一定要多注意傾聽他們感受,適時地給以必要的安慰,避免使其產生刺激而產生過激行為。
【本文由北京德勝門中醫院精神科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強迫癥具有暴力傾向患者該如何護理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