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帶給孩子的焦慮情緒需要警惕
時間:2016-10-13來源:求醫網
關于如何教育孩子這件事,他給我講了一個發生在他身邊的故事:鄰居家有個一歲半的男孩,會自己吃飯而且喜歡自己吃。家人嫌他自己吃得慢吃得少,就把飯菜全部攪成糊狀,用奶瓶喂給他吃。孩子吃著吃著就睡著了,旁人力勸無效,只能任由家長如此的“教育”孩子。
這種事情的本質是:如果父母不控制孩子,讓孩子按照自己完全能預料后果的方式來做事,父母就會陷入嚴重的焦慮中。我們一代代這樣輪回下來,無數人心中焦慮得不得了,總忍不住去控制身邊人,特別是孩子。如此下去,我們教育出來的孩子也會伴隨著焦慮和強行控制他人的欲望。
孩子小時候是沒有任何辨別是非能力的,他們只是按照他們的喜好做事情,這時候我們家長就會習慣性的把自己的意愿和習慣強加在孩子身上,也就有了老人們常說的:“你看這孩子像他媽媽或者像他爸爸。”我們每次聽到類似的話語都會覺得,是長相相似,性格相似,卻從來沒有真正考慮到,孩子的為人處事,行為習慣是否也和自己相同呢?父母一旦控制不住孩子,就會變得焦慮,煩躁。往往這樣的情緒下教育孩子,總會伴隨著不理智、出現傷害孩子的事情。
曾經看到一篇關于父母焦慮會帶給孩子影響的報道:
1讓孩子心理壓力大
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如果經常是一副焦慮的面孔,會帶給孩子心理壓力。因為父母一旦焦慮,家庭氛圍就緊張,父母在對待孩子的時候要么是教訓的口吻要么就會著急訓斥,有的父母還可能說出傷害孩子的話或者打罵孩子,長此以往會讓孩子心理負擔過重,出現逆反情緒和行為。
2讓孩子心態變得不穩,脾氣變壞
父母的焦慮呈現給孩子的是一種負面情緒,這種負面強化會讓孩子變得心態不穩,脾氣變得急躁。比如有的父母看見孩子的一些行為或過錯,總容易上火,動不動就訓斥或者責罵,孩子就會不知不覺習得這種負面行為。
3讓孩子缺乏自信
父母的焦慮會帶給孩子心理負擔,也會讓孩子脾氣變壞,孩子受挫時也會以這種焦慮的情緒對待。焦慮的情緒只會讓他們陷入負面暗示的惡性循環,從而辦不好事情,越是辦不好事情就越是焦慮,從而陷入惡性循環之中,使得孩子在做人做事的時候缺乏自信。
4增加孩子出錯的機會
父母的焦慮由于強化了孩子的負面情緒,從而遏制了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也會讓孩子因為父母焦慮的影子盤旋在腦海而在做事的時候分心,從而增加了孩子在工作生活中的出錯機會。所以說,父母的焦慮實際上會讓孩子不平安。
5讓孩子缺乏安全感,變得自閉
父母的焦慮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愛他們(雖然父母不這么認為,但行為效果卻是這樣),小一點的孩子會變得和父母疏遠,從而缺乏安全感,總是愛哭愛任性;大了的孩子會選擇遠離父母,由于覺得父母都不愛他們,從而讓他們在社會中不愿意相信其他人,更加缺乏安全感,變得自閉。
用控制別人的方式控制自己的焦慮。父母意志侵襲之處,就是孩子自我消亡之地,希望每一位家長都可以引以為戒!
【本文由北京德勝門中醫院精神科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父母帶給孩子的焦慮情緒需要警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