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失眠我終于知道為什么治不好
時間:2016-10-28來源:求醫(yī)網(wǎng)
有的是北京的白領,每天高強度工作八小時,再加上三四個小時在上下班的公交系統(tǒng)上,晚上還去健身房健身,鍛煉身材。有的是一些藝術(shù)工作者,夜里熬夜工作至三四點甚至通宵,早上醒來,起身就去健身房了,游泳、器械。在他們的觀念里,只要健身就是對身體好的。其實像上述情況去健身就是戕害自己的性命。
《金匱要略》里說:“食傷、憂傷、勞傷、房室傷”皆致病。過度的勞累是要傷人致病的。運動更需要適度,需要因人而異。不運動是不好的;運動過多也是不好的。這里的“多”,不是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而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1
養(yǎng)生求中道
首先是相對于你身體消耗的總量來說的。如果每天工作很辛苦,還熬夜,人已經(jīng)很疲倦了。在這樣氣血耗乏的情況下,再去運動是很傷人的。很多的運動員身體很不好,胃下垂是運動員常得的病。我接觸舞蹈演員較多,很多都氣血虧損,容易生病,因為她們每天運動量過大。其次是相對你的身體狀況,老幼或體虛之人宜輕微運動,力小而任重也是要傷人的。
我們這個時代有個問題,聽說什么好就拼命做什么。說運動好,拼命運動;說喝茶好,拼命喝茶;說喝水好,拼命喝水;說維生素好,飯可以不吃,維生素當飯吃。這種現(xiàn)象放在國外,理所當然,不足為怪,放在我們這里,只說明我們的文化出問題了。
我們原來是一個“道”的文化。何為“道”?比如“中醫(yī)”兩個字里面就藏著“道”的玄機。“中醫(yī)”的“中”字,不是“國內(nèi)”的“中”,古時候沒有“國內(nèi)”這個概念,是“中道”的“中”。這是“醫(yī)道”的精髓,就是凡事要合乎“中道”。
中醫(yī)治病是求中道,養(yǎng)生更是求中道,不能多也不能少,少了不好,多了也要傷人,居“中”較好,凡事適度為宜。
茶好,喝多了則傷脾胃傷元氣;音樂好,聽多了傷腎氣,腎主耳嘛;開心好,太開心了也不行,過喜傷心,傷害你的心臟。現(xiàn)在是一個“術(shù)”的時代,人們都在努力學習各種術(shù),各種知識技能,極少人有人關心“道”是什么。不學道只學術(shù),做什么都容易出問題。做茶傷于茶;做花傷于花;運動傷于運動;養(yǎng)生傷于養(yǎng)生。
沒有“道”作為基本的指導,做什么都有危險。
比如茶葉,茶葉本身是苦涼清解利尿劑,少量喝清心提神消食去穢,多喝則會損傷津液氣血,傷害脾胃,有時候越喝越渴就是損傷津液了;脾胃若再虛寒了,脾為后天之本,還會引起一系列的疾病。有很多做茶的,自己氣血就很虛弱,因為習慣大量喝茶的緣故。所以做茶要有茶道,做香要有香道,彈琴要有琴道,一個“道”字不是那么簡單的,不是表面功夫,表面功夫那叫倒茶,不叫茶道。
2
養(yǎng)生觀念:萬法歸一,一以貫之
現(xiàn)代人的養(yǎng)生觀念,大多不是來自于真正的醫(yī)學和專家,更不是來自于我們幾千年的大道,而是自于商家的廣告,電視專家的灌輸。
這些觀念往往是局部的看問題,微觀的看問題,比如茶里面有什么成分能緩癌能美容,一天泡個十泡八泡不嫌多;運動能健康,一跑就十公里八公里。其實茶里面何止那點成份,還有更大的力量在;運動和健康更是不能劃等號。
這是科學化思維的弊病,科學科學,分科之學,大家都是從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學科來看問題,忽視了大的方面,忽視了萬物之間相互的影響和制約。腦科只管腦,牙科只管牙,胃科只管胃,學原子的只管原子;學分子的只管分子,哪有這么簡單?
何為“道”,道也可以理解為宇宙整體觀,是世間萬物的核心規(guī)律,是恒定不變,萬法歸一,一以貫之的東西。
3
從中醫(yī)養(yǎng)生角度合理運動
合理的運動,建議每次不要超過四十五分鐘,這是人體的一個周期,超過之后人體就要動用庫存——即自身的元氣,來支持身體的消耗。
我們學校課程的設置也是每節(jié)課四十五分鐘,說明是實踐下來,最符合人體規(guī)律的。過了四十五分鐘,就會感覺到疲勞加劇,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時間過久的運動是傷害氣血,得不償失的。有些健身教練會對學員說,練習時間要超過一個小時才會有效果。這個效果是什么,是健康嗎?
從中醫(yī)養(yǎng)生的角度來講,對于平時身體虛弱的人來說,四十五分鐘的運動量都是偏多的。一般來說,體弱的人二十到三十分鐘的輕微運動是最適量的,不會損傷氣血。
這就是說,運動量一定要和身體的狀況相匹配,挑擔子要挑自己挑得動的,不然就會傷筋動骨,超過身體所能負荷的運動量就會傷氣血傷元氣了。運動完后,如果有很疲乏的感覺,有惡心想吐,不想吃飯的感覺,就已經(jīng)是損傷了。運動完后覺得微汗出,舒暢,精神更好了,這說明是適度的。運動并不是汗出的越多越好,汗是人體的元氣與能量,一般來講,運動以微汗出為宜,這時人體里外通暢,排毒的作用也達到了,并且不會傷害氣血。
冬天的運動則只能以身上發(fā)熱為宜建議不要出汗,因為冬天主閉藏,人體氣機順應天地為內(nèi)斂狀態(tài),從養(yǎng)生的角度來講,冬天出汗是十分忌諱的,因為這并不符合人體規(guī)律。
國內(nèi)人是最會養(yǎng)生的族群,自古以來,我們的運動是以偏靜態(tài)的運動為主的,比如太極、氣功、打坐、站樁等。偏靜態(tài)的運動是以真氣的流通,臟腑氣血的和諧,內(nèi)心的平靜,元氣的固懾為目的。簡單的說,它們都不是消耗能量的,而是吸收能量的,于養(yǎng)生最適宜。
如果是純粹以養(yǎng)生為目的的運動,建議不要照搬西方人那種大汗出大強度的運動。生命的能量是有總量的,消耗完了就該結(jié)束了,運動員大都不長壽便是證明。■
【本文由北京德勝門中醫(yī)院精神科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習慣性失眠我終于知道為什么治不好的相關常識>>